要一个‘特殊’,就配得上卫家之风,其他惯例,都太俗了,尹婕妤可放手。”
此话倒也中肯,尹婕妤很快接受了,“好。就毁了茂陵皇后陵寝,管他花费几何?皇后从未铺张一次,难道有机会,便再替她做一次绝无仅有的‘更始’!我会吩咐下去,卫子夫只葬桐柏,此后不移,不迁!”
卫子夫?姜叹驻足,转头过来,似有泪光,“皇后还有话留给陛下?”
“这...”卫子夫留给刘彻的局,马上就要开始了,尹婕妤藏得很好,连卫步和卫不疑都没说,姜叹怎么如此敏锐,一下就能猜到?
“可以不告诉陛下么?”
“我...”
马车缓缓向前,姜叹抬了一下袖子,又很快的上了车架,坐在最前,给尹婕妤驾车,“算了,不必告诉我,皇后想怎样做,我都不会插手。”
尹婕妤默默的叹了口气,想起火光冲天的那几日。
“皇后,武将为任,有诸多考虑,晋升多凭借军功,那文官呢?”
“其实,平常选用少府官员,我就模仿的陛下选贤之策。”卫子夫当时似乎说上瘾了,几乎是倾囊相授,“其实说到官员选举,总是离不开大司农和少府。原来选人为任,多因家世累积或者买官为任,可自陛下开始,自太学承办,可自荐来选,至当地为任,但这些人的官职不会过高。”
“为何?又与国库有何相干?”
“为了民生而已。”卫子夫真的是再了解一切不过了,“自匈奴归降时,贵族豪绅忙于生意,只谋私利,毫无捐资助边之大局观念,陛下所为,才真的显出远见来。为防豪绅做大与官员勾结,非特殊情况,太守等职,一律不得任用当地人员,皆归丞相选用。而一方水土,一方风俗,小吏推行政策应熟悉地方情况,因地制宜,所以多用当地人。若有成绩,经太守选举,可升至长安为任,过上几年,再外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