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殿外也有相同声音响起。
没过一会,两浙、福建路市舶司使迅速来到大殿当中下跪叩首,陆续道:
“臣两浙路(福建路)市舶司使拜见皇帝陛下,恭祝陛下万年!”
赵祯道:“朕问问你们,若是开海运,你们有多少把握,可以不使我大周军政机要泄露,以防海外诸国壮大?”
二人给了一个中肯的回答,
“若朝廷支持,臣自当有十足把握!”
“臣亦是如此!”
“.”
赵祯笑了笑,“韩卿听到了吧?”
“既然市舶司有此信心,朕当然要支持。”
“拟旨,来年花朝节,开海运,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花朝节,民间俗称‘龙抬头’。
如此,海禁便就解除。
“海运要开,倭寇要平。”
“否则,我大周的商船还未出海,便被那沿海倭寇给占了去,长此以往,海运开与否,就成虚设。”
“不知,哪位爱卿,愿替朕前往东南一趟,解决倭寇之事?”
说着,还将目光落在了卫渊身上。
卫渊心道,终于要到自己表演了。
二话不说,他当即毛遂自荐,
“陛下,新军训练已有一段时间,待来年开春,末将愿领新军前往东南,荡平倭寇!”
张辅道:“臣附议!”
顾偃开道:“臣附议!”
辅国公道:“臣附议!”
韩国公、安国公、步军司都指挥使、各军司衙门指挥使,陆续道:
“臣附议!”
武将半壁江山,几乎都站出来赞同此事。
卫渊忽然意识到,为什么抱团取暖更容易做事了。
对于谁领兵荡平倭寇这事,文臣没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