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魏女史 > 第63章 绕案而行

第63章 绕案而行(2 / 4)

阅到底,元志问:“州学府的呢?怎么没有奚骄的?”

“奚骄成绩跟上次几乎一样,就没拣出来给刺史看。”

“唉。把元珩的拿给我看,对了,还有长孙家那个叫斧鸣的孩子。”是你自己要看的。

元珩唯一的进步就是听懂规则了,不再只接上半句,可是他基础差,听不听懂规则没区别。

元刺史把从侄的答卷扔一边后,不解恨,揉吧揉吧扔到墙根。再看长孙斧鸣的……哎哟!

一入目,元刺史感觉剩下这只眼也不好了!满篇是重复的

“出题”二字,密密麻麻,字体大大小小,跟醉汉栽葱一样错落无序!这张答卷,跟《诗经》有什么关系?

尉氏学馆大考场,尉窈成为答完第一轮小试的首名学童,尉茂和五舍的陈瑜随后,然后是尉菩提,二舍的褒荣子,步氏学馆的步延桢……平时只要背每首诗都全面背诵的,就不会觉得此题难,因为答案全在诗序的注解里,清清楚楚!

公子顽之父是卫宣公。公子顽生子五人: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所以阅卷时,评判标准肯定为书写是否规整,有无画圈替字。比如想在一枚竹简里把答案写全,得先对字的大小、空格有规划,不能写到后面才考虑这个问题,越写越小,挤成一团。

此题要求两刻时限,大多数学童不用半刻就写完了,有的闲情逸致,有的立即琢磨第二轮会是怎样的题。

收卷了。薛夫子:“二轮小试开始,先听清考题……诗《绿衣》一共四章,每章四句,你们需写出每章的前两句,附注解、附郑《笺》。”

“书写要求……每人拿起发给你们的空白简策,最两边的竹简空着,不要写字,剩下的空简总共二十五枚。由你们自己按诗句、序、笺的长度,自行调整每枚竹简上的书写长度。”

“此轮试,增加一条规则,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