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愿意掏钱,而且还懂得技术的老板,可以说是真正醉心科研工作者的最爱了。
首先,科研本来就是不断试错,需要不断投入的事业。
也许在同一个项目之中,连续投入个十几年,都未必有什么成绩。
可越是这样,就需要坚持投入,因为放弃的话,就等于是放弃了之前的所有积累。
资金,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自然是无比重要的。
当年,用算盘计算出两弹的时候,都没有减少对科学家的培养。
所以,才会有了后期的累累硕果。
至于懂技术,那也是一个不亚于资金的重要因素。
这些能加入银河科技的工程师,都是娲通过大数据分析之后,才给出的名单。
虽然这些人里面,没有多少大名鼎鼎的专家教授。
可是,他们才是航天技术中坚人物。
在原本的单位里面,他们就属于是那种默默无闻的老黄牛。
默默做事,负责的还都是一些紧要环节。
可是,在荣誉方面,却是没有多少优势,导致名声不显。
当初王东来决定接着上面放开民间资本进入航天航空领域东风的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些塌实干活的人。
因为,银河科技和其他公司不同。
当一家公司的员工超过几万,甚至是十万的时候,就已经是绝对意义上的大公司了。
自然会有大公司病。
大公司病有很多种表现。
各个山头、管理层级过多,导致执行力变偏、成本飙升,效率下降、干活的不如写ppt的等等。
不过,银河科技却不担心会有这样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娲的出现。
作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娲是全世界最为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