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一失,愚者千虑终有一得。我整日思量此事,岂能一点心得没有?”
刘盈道:“那好,你说说,遇到这种事情,又该怎么办?”
张不疑定了定神,正色道:“太子,其实多数朝臣只是习惯听从旨意罢了。陛下也好,太后也罢,有人发号施令就行。反正他们怎么都是臣子,无关紧要。太子需要的是掌握几个心腹重臣,还要把他们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一旦有那么一天……这几个人能站出来,替太子将权柄拿过来。”
刘盈叹息道:“这么说,是要我和阿母翻脸?”
“不!”
张不疑摇头,“若是权柄落到太后手里,新君再去抢夺,才会翻脸……而在紧要关头,能顺利将权柄交给新君,太后依旧母仪天下。如此才能保全母子之情,不至于出现大乱。”
刘盈眉头微皱,思索再三,竟然点了点头。
“按照你这么说,我又该拉拢什么人?丞相?太尉?还是留侯?”
“不行!全都不行!”张不疑摇头道:“先不说他们几人,能不能活过陛下,光是他们位极人臣,就不会做这种事情。不光他们不行,还有绛侯、汝阴侯、颖阴侯、曲逆侯……他们这些人都不行!”
刘盈稍微沉吟,也点了点头,“没错,这些人都是阿父的臣子,是我的长辈,如果硬要他们在我和阿母之间选择,必是更愿意听从阿母号令。”
张不疑点头,“太子果然敏锐……所以要有一个和沛县功臣没有太多关系,只忠于太子一人,又能在关键位置上,替太子冲锋陷阵的大忠臣!”
刘盈笑了,他翻了翻眼皮,“师兄,你说的这个大忠臣,不会是自己吧?”
张不疑眼前一亮,欣然道:“我愿意替太子做事!”
“我不愿意!”
刘盈直接道:“你这次提醒我的事,确实重要,但你要清楚,那人是我阿母,我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