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条件好起来后。
老爷子老太太们不愿意掺和儿孙的事。
是福是祸,只有自己去闯。
说句不够好听的,他们都没几年活头了,管那么多干啥,人累心也累。
“歪公,歪婆,跟俊俊,捕鱼鱼,好多好多。”
小小渔民发出邀请。
童父和童母是会脑补的,越想越觉得可行。
小儿子到时候要在那边建房子,他们过去刚好能帮看看。
而且,想到之前出海淘海货,捕鱼,确实上头。
其实农民和渔民都一样辛苦。
农民累死累活种地,又种不出金子来。
出海就不一定了,不敢肖想金子,那网好鱼总行吧。
风险是大了点,可对于没文化的童父童母来说,也算唯一能成为富一代的机会了。
再来,两口子能离闺女和儿子更近,天天能看到。
大儿子和二儿子今年也要分家了,他们不打算跟谁,还能动,自己过呗。
两老就跟老大,老大是个老实的,老大媳妇也不错。
童瑶和杨清桦风中凌乱。
同样凌乱的还有大哥二哥,以及两个嫂子。
两个嫂子懵逼,她们还在为小叔子、小姑子回来开心呢。
不提今年家里年货有多奢侈,就是两人越来越好,她们做嫂子的从内心里为两人高兴。
当然,也为自家高兴。
起码不用负担了啊。
以前小叔子读书,都从公中出钱。
原以为小叔子结婚,公中也要出钱的,没想到完全不用。
小姑子出嫁前就不说了,出嫁三年,家里补贴的太多了。
公婆和自家男人,三不五时就送庄稼粮食过去。
怕小姑子受苦,公婆偶尔也会给些钱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