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他昏厥,但他忍住了,他缓缓爬起来,低垂着脑袋。
朱棣盯着这个胖胖的儿子,良久没有作声,过了许久,他才问道。
“你知道你刚才错在哪里了吗?不是立储的事情,是理学的事情。”
“儿臣不该质疑父皇的决定。”
“那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
“儿臣以为罢黜理学必定会带来祸患。”
实用主义者朱棣语重心长地说道:“法家、儒家、道家.理学、心学、实学.这些说到底,对于站在这的人来说,不过都是工具罢了,这个工具,到底叫什么名字,有什么要紧的?”
“治天下必用申韩,守天下必用黄老,可外儒内法的同时还与民休息,叫不叫儒家?”
“重要的不是名字,是好用不好用,什么纲常,什么道统,那是用来骗底下人的,你怎么还跟着信了呢?”
“是。”
朱高炽低眉顺目地听训,心中却有了另一份感触。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姜星火敢做的这么肆无忌惮了。
甚至于,朱高炽忽然觉得,自己对于父皇的了解,可能都没有姜星火深刻。
姜星火太清楚父皇想要什么了。
“朕知道理学好用,可理学同样有弊端。”
朱棣脸色一肃,缓缓地说道:“理学之弊,在于不通世事,不辨真伪,不识时务,自宋以来,便是偏安一隅之地诞生出来的小家子气之学,大明煌煌天朝,威加四海,如今正逢大动荡、大变革之时,若不及趁势掉头,只怕将来难免出现更多积弊,积重难返时再想改,可就晚了。”
朱棣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不要把这些事再留给你们的儿子,孙子去做了!”
“儿臣明白。”
三位皇子纷纷躬身行礼,异口同声道。
姜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