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个人站出来主导当前的决策。大明比任何时刻都需要一个强势的人来主导局势。如今不是对战蒙古一处,而是蒙古、东察合台、倭寇,安南,四面楚歌,左右掣肘。任何的迟疑和犹豫,都可能会给大明带来灭顶之灾。”
但此时大明面临空前的外患,四面夹击,周边列国都想着趁着大明王朝处理家事,薅一把羊毛。
随着李承稷的过世,安南和土尔扈特部,直接掀起了叛乱。安南地区,陈朝的残部始终很活跃,十分狡猾擅长游击战阵地战,经常侵扰后流窜躲避到老挝,这次的叛乱规模尤其大。见大明王朝腹背受敌,海上的倭寇结集起来也卷土重来。
倒是乌日图治下的鞑靼部落坚定地站在明朝这边,共同镇压蠢蠢欲动的东北蒙古族和女真族。
两地附近皆有皇室成员和大将军镇守,江月白主张两地同时出兵镇压。
陆瑞麟主张先易后难,优先“以宜养兵,以夷制夷”,通过联合鞑靼地区其他几个部落平定土尔扈特部叛乱,稳住北方边境,南方安南可以暂行放弃后撤,东南的倭寇宜防御为主,北部的女真宜拉拢;
周相则认为此时新旧交替阶段宜和谈以利拉拢为主,不宜大动干戈,多线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