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就这个问题辩论著书,一直到了朱熹、王阳明,也都在讨论“人心本初”这个话题,苏泽竟然觉得不重要?
苏泽翻着手里的稿子说道:
“就说这个西门大官人,他读过书,却不思科举进学,不置办田产土地,却在县里厮混,可日进斗金家业日益做大。”
汪道昆沉默了,西门庆确实不是一个传统儒生的形象,可这种人在徽州府却不少见。
而且以汪道昆的见闻,这些人确实和西门庆一样,不仅仅没有败坏家业,产业反而更兴旺了。
这些人也都和书中西门庆一样,纵情享乐,肆无忌惮的为祸乡里。
所以汪道昆其实也在怀疑“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不是对的。
苏泽石破天惊的性善性恶不重要,让汪道昆都不知道怎么接了。
苏泽说道:“汉唐以来,耕读传家来是天理,圣人之言中已经将农和士两个阶层的道德编写的差不多了。”
“为农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四时以劳作,缴税纳粮后还有空余,则让子弟进学或者参军,这就是为农的道德。”
汪道昆点头。
“为士者,研习先贤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而为天下用命,退而修身养性,这就是士人的道德。”
汪道昆连连点头,苏泽又说道:
“那为工者,为商者,他们的道德呢?”
这下子汪道昆愣住了。
苏泽说道:“读书种田都有道德,商人的道德又是什么?”
“如西门庆这样的人,难道都是如此为恶的嘛?可是从没有人说,做什么样的商人是有道德的商人,世人都认为商人是奸猾狡诈的逐利之徒,商人自然也会轻贱自己为奸猾狡诈的逐利之徒,既然这些人上不为士大夫所容,下被百姓唾骂厌弃,他们还不是只能纵情声色享乐,活成大家心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