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傲慢。以至于如今还有传言,认为吴王当年在修道院里当过修士,所以很理解大家。但选拔官员的权力,却被崇拜偶像的异教徒掌握了。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对朝廷恐怕没有好处。
他们这些朝廷里的官吏,有些话不好明说,但作为盟友的波西米亚神父们,却是可以开口提议的,所以,希望他们能帮忙暗示一下。
波西米亚教士们,一开始倒是没当回事。实际上,大家对于吴王朝廷已经很满意了,不少方面,甚至超过了预期。于是,虽然口头应了下来,但也没打算真去做什么。
不过在接下来的行程里,随着双方决定确立合作关系,使团开始和更高级别的官员频繁会谈。在一次和黄子澄本人的会面中,普洛科普神父还是忍不住问了下那个榜单的事情。
黄子澄告诉他,自己一直公平对待所有参选人员,但本地人的素质,确实不行。
而且,他也不是空口乱说。他的家乡,在塞里斯帝国江西行省的分宜县,那里素有文名,在宋、元、以及大明时代,都出了众多文人墨客,许多人通过科举,到朝廷任职。他自己也是从小专心苦读,才有机会入朝为官的。
而这里呢?吴王府一路经过这么多地方,招揽了这么多人,但能提供的文化人,却连凑一场乡试,都凑不够。这种文化氛围和文人平均水平的差别,是他亲眼能看出来的。
总有人说,现在王府里的各种事务,并不需要特别高的文化水平,因此质疑他只顾自己一门的名声和利益,不管国家的前途。他又不是聋子,这种怪话,自然也知道。
但是,现在国内这么大块领土,各种文教事务,都是他一个人担着。他才没有心情,和这些小人搅来斗去。他做得这些事情,都是有深远考虑的。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化外之地,远离中原。民众缺乏孔子、朱子之学的教化,不知道礼义廉耻,喜欢附强而凌弱。让他们直接担任中高层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