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周旖锦表叔从前门下的一位弟子。
周家虽大多都是位高权重的鼎盛文官,把持着朝野上下各类命脉,但亦有几个特例,她表叔便是其中之一。
表叔自小随军出征,替先帝立下汗马功劳,所谓的“门生”,不过是有求之人挂靠周家的名号给自己贴金,好在朝中立足,可这书里却颠倒黑白,反咬一口,言语之间一条条无不暗指他背后存在黑暗的势力,甚至上升到周氏玩弄权术的内幕,就差没将“周丞相把控朝政,大加敛财”几个字明晃晃写在其中了。
周旖锦脸色铁青,压着怒火,吩咐道:“立刻去查这本书背后的来龙去脉!”
柳绿极少见她如此愤怒,忙应了声“是”,匆匆退下了,两边宫人见状,无不战战兢兢退在一边,生怕触了贵妃娘娘的逆鳞。
周旖锦抚着胸口闷咳了两声,独身一人坐在太师椅上,仰头望着天,思索着此事。
头顶凌霄花顺着精致的木制花架攀缘而上,葱郁缠绕的藤蔓绿叶间,鲜红的凌霄花高扬起头颅,花瓣外缘却半枯未枯,呈现出一种盛放和衰败夹杂的破碎之美。
“京城里最时兴……卖的最好的一本。”她口中重复着小太监来时的话,喃喃自语,心绪也随之沉重下去。
此等夸大其词,煽动民意的书还能在民间大行其道,只有一种可能,便是魏景故意使然,命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舆情难抑,周家无论是损毁还是禁止,都能被解释成心虚的举措。
周旖锦闭上眼,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还真是……煞费苦心了。
沉郁了一瞬,她还是站起身来,吩咐道:“来人,给本宫拿纸笔。”
她的家书写的不长,寥寥几笔诉情之句却暗藏深意,信件的末尾还着重提点,需肃正家风,管教族中兄弟,不能有任何逾矩之举,府上务必日日整理家中大小物件,以防他人栽赃陷害,不得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