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欣欣向荣

第五百三十四章 欣欣向荣(5 / 10)

稻的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江南东、西路和两浙路尤为盛行。

占城稻与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

但是到了明代,由于国初地广人稀,稳定生产后根本就不缺粮食,因此明代百姓就都开始追求口感。

谁再种植占城稻,基本不是用来喂养牲畜,就是拿来做储备粮。

南直隶的稻米和后世的东北大米品种类似,虽然只能一年一熟,但产量也在同代算是极高。

只要不遭遇天灾人祸,亩产二石是基本操作,并且口感极佳。

哪怕来到了利未亚,这种水稻也能在第一年亩产五斗,第二年亩产九斗,第三年亩产一石五斗,第四年达到亩产一石八斗。

按照阎应元等人的估计,眼下的三百多万亩耕地如果都好好育肥,那等四年以后,这三百多万亩土地能产出接近七百万石稻米,养活一百五十万人。

只是土地的育肥任务太重了,连续三年耕种的同时还要育肥,这导致了土地开垦的速度“很慢”。

放下一份关于地方耕地开垦速度的文牍,阎应元摇了摇头:

“按照这架势,恐怕五年后,南昆仑也顶多只能开垦出一千万亩耕地。”

“那也能养活四五百万人了。”主薄很乐观的开口,阎应元也点头附和道:“确实,四五百万人不错了。”

“眼下诸藩和朝廷各省都在争抢移民,想要迁移百万汉人,恐怕都需要十几年时间,我们倒也不用那么急。”

“对了,金银矿开采如何?”阎应元想到了金银矿的事情,不由开口询问,主薄也连忙回应道:

“产出稳定,三十万劳改工在当地开采,每年能产出四万两黄金,六十七万两白银和五十多万斤铜。”

“这些银子足够支付士卒的军饷,维持每年五十万劳改工的购入,如果可以,还能向朝廷缴纳六万两矿税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