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欣欣向荣

第五百三十四章 欣欣向荣(4 / 10)

被沿途商船救上来外,其它四千多瀛洲移民都不幸遇难。”

“……”听着主薄的话,阎应元揉了揉自己的眉头:

“这段海路都葬身了多少移民了,朝廷为什么不选另一条海路,虽然慢些,但最少安全。”

“这……这是齐王殿下定下的航道,迁移司和监察使司可不敢更改。”

主薄露出了尴尬的笑容,阎应元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因此他继续处理起了其它文牍。

在诸多文牍里,实际上最多的是劳改工的暴动,和藩国的求援。

对于暴动,往往都是镇压,对于求援,往往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支援。

例如阎应元手中的这份文牍就是唐国送来的求援,不过他们的求援是准备购买三千石粮食,并且都要南昆仑的稻米,不要印度厮当的稻米。

“今岁府库岁入多少稻米?”阎应元转头对旁边的主薄询问,对方也作揖回答道:

“总产二百六十七万石,百姓留了二百万石,卖给了我们六十七万石,除此之外还有印度厮当运来的三百万石香米。”

闻言,阎应元不假思索的回应:

“香米给劳改工吃就可以了,稻米留下我们自己吃的,然后按照诸位藩王的需要,贩卖稻米给他们。”

“是!”主薄应下,准备按照阎应元所说的去做。

南昆仑监察使司的稻种都是取自大明南直隶的稻种,南直隶的水稻颗粒饱满,口感极佳,只不过生长周期长。

在南昆仑监察使司许多地方能一年两熟乃至三熟的地方,这种稻米却保持着一年一熟的特性。

追求口感,这是明朝百姓和宋朝百姓不同的地方。

宋代由于耕地面积不足,人口太多,因此只能将口感不行,亩产较高的占城稻推广。

到了南宋,几千万人口挤在秦岭淮河以南时,占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