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再什么也没往回带。
老太太对女婿尤其刮目相看,居然以“秉义同志”来称呼女婿了。
她对女婿的成功之举给出的评价是:“证明了两点——组织是有眼 光的,我也是有眼光的。”
在军工厂,关于周书记大获成功的原因开始被以非组织方式总结和 宣讲。
有人认为得益于他俄语好,对俄罗斯和苏联时期的文化以及人情世 故相当了解,与“老大哥”们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能和对方们谈到一块 儿去。
有人认为他得到了沈阳军区老首长的帮助。一艘外国巡洋舰驶入 中国港口,尽管是一艘老掉牙的根本没有了任何军事用途的古董,那也 不是闹着玩的。手续别提多复杂了,没军方疏通想都别想。生产建设兵 团当年归属沈阳军区,他是兵团知青,如今成了军工厂的正厅级党委书 记,军区的老首长觉得脸上有光,乐于相助。
有人认为他当年北大那些同学帮助也肯定不小。那些同学中有高干 子弟,他当年又是系学生会主席,想必与他们关系不错。如今他是厅级 干部,当年是高干子弟的同学必然视他为自己人,而帮自己人差不多等 于帮自己。都是走在同一条道上的人,谁都有用得着别人的时候啊!
以上总结互相之间没多少歧义,都承认对方给出的解答是成功原因 之一。
他们只在一点上分成了两派,即周书记丈母娘起过作用没有?
一派说肯定起到过作用啊!自己唯一的女婿当了军工厂的党委书 记,新官上任三把火,就算大忙帮不上,拉拉风箱这种忙还是帮得上 的吧?
一派说别把金老太太的剩余能量估计高了。资格再老,级别毕竟在 那儿摆着。党内暗比资格,明论级别。你资格老,人家可以对你表示尊 敬,但听不听你的就两码事了。毕竟只不过是位正厅级享受副部级待遇 的离休老太太,官场上有时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