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凹多,有的地方需要垫两层砖。
共乐区的群众很感激。
春天来了。严寒终于过去,天气逐渐暖和,人们的情绪也变好了。
至于泥泞,与刚刚度过的严寒相比,那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党和 政府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在积极主动地想办法。
一天,秉昆回到家里,郑娟背着两个儿子悄悄问他:“别人家一到了 晚上就偷外边那些砖,咱家也把就近的砖往回搬几块行不? ”
秉昆说:“不许。别人家怎么样咱们不管,咱家人不可以那样。都那 样,不是白垫了吗?不是又不好走了吗? ”
郑娟说:“可别人家不这么想啊!反正泥泞一干,那些砖也不会再有 人拉回去了。下手晚了,都成别人家的了。”
秉昆说广现在泥泞还没干。”
郑娟说:“都是新砖。”
秉昆听得起疑了,沉下脸问:“你是不是已经往家搬了呀? ”
郑娟只得承认,她和两个儿子弄回家了二三十块。
秉昆问放哪儿了。
郑娟就指——有的摞在桌子底下,有的垫在箱子底下,都用布帘遮 挡着,还有的埋在煤堆里了。
秉昆说:“难怪咱家有了一股不好闻的味儿。”
郑娟说:“别人家那味道也好闻不了多少。”
秉昆生气了,训道:“我再说一遍——别人家是别人家,咱们家是咱 们家,咱们没必要跟别人家照样学样。”
秉昆生气另有原因。共乐区光字片的街道如此泥泞不堪,他无法再 骑自行车上班,每天得提前一个小时出家门。从“和顺楼”回到家里也 便晩了一个小时。区里派人往泥泞中垫砖,作为家住光字片的人,他也 心存感激。毕竟,未等光字片的人们集合起来到区政府市政府门前静 坐,区里起码把该做的事做在前边了。当下,也只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