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oo1年1月1o日,左建设做了一个决定,就是不再接这一年除夕之前的单。
如果来下单的人实在是不愿意就这么回去,那可以预定o2年的年烛,预定的人,左建设就送一对年烛。另外,已经接的订单,全部原价出售不做涨价。
左建设到底是个实在的生意人,他压根没有坐地起价的打算。
左建设不涨价的决定,让那些原本已经下了订单,以为需要涨价才能拿到货,和原本没有下单以为加钱就能拿到货的人都颇感意外。
其实左建设也不是觉得,他卖东西不可以涨价,他只是觉得年烛做的是信仰的生意,他不想卖的太贵,觉得那是对信仰的亵渎。
左建设的决定,虽然不能说是皆大欢喜,但至少大家都没有空手而归。
都说运输村已经没有运力,这些下了2oo2年订单的人是怎么把送的那对年烛带回去的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坐火车。
这么说来左再和她爸爸也实在是太笨了,1998年那会儿,他们俩第一对年烛可是找了两辆货车才给运出去的。
这里就要说说温州这个小城市的历史。
温州这地方交通极其闭塞,9o年之前,要铁路,铁路没有,要机场,机场也没有(对,就是左再出生的199o年不是189o年)。
改革开放之前的温州,那就是个穷的叮当响的地方。温州人会做生意,那都是给穷怕了。
8o年代,温州那些赶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出去赚了些钱回来的人,就非常希望改善家乡的交通。
温州四面都是山,铁路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建,所以,温州人就想要一个机场。
可是,那个年代,国家给建机场的,那都得是省会城市之类的,像温州这样的小城市,国家是不可能给钱建的。
国家不给钱,怎么办?那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