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浮生六记 > 卷六 养生记道

卷六 养生记道(13 / 16)

虽经俞平伯等人推测,沈复去琉球应为嘉庆十三年,却一直苦于没有确切证据。现在,有了钱泳手稿的相关内容,俞平伯的推测有了明确的出处。

在这部杂记册中,钱泳还专门列出“浮生六记”条目,条目下写道:“吴门沈梅逸名复,与其夫人陈芸娘伉俪情笃,诗酒倡和。迨芸娘没后,落魄无寥,备尝甘苦,就平生所历之事作《浮生六记》,曰《静好记》、《闲情记》、《坎坷记》、《浪游记》、《海国记》、《养生记》也。梅逸尝随齐、费两册使入琉球,足迹几遍天下,亦奇士也。”

这个发现虽只是冰山一角,却像一道电光火石,在彭令心头灵光乍现。他猜测,钱泳手稿本中的《册封琉球国记略》,很可能就抄录自沈复《浮生六记》的卷五佚文《中山记历》。

随后,彭令开始疯狂收集一切与《浮生六记》有关的资料和文献,当初的猜测也逐渐明晰,并得到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授蔡根祥及多位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此后历经波折,《记事珠》得到权威部门鉴定,确认为钱泳真迹。

《册封琉球国记略》中,有一段文字被认为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即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

关于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日本持有的理由之一是,古贺辰四郎早在1884年便“发现”了钓鱼岛。然而,《海国记》中册封琉球国王的时间为嘉庆十三年,也就是说中国人起码在1808年便发现了钓鱼岛,时间比日本人至少提前了76年!况且,写于一百多年前的这段文字也明确说及,以黑水沟为界,古钓鱼岛是在清廷疆域之内。

由此,《海国记》从文学界话题延引到主权归属话题,从初次流拍到天价拍卖,一连串的发现和戏剧性的转变,给世人带来一轮又一轮的惊喜和热议。20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