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酬谢,深山古寺的僧人不认识番银,推让着不愿接受。我们告诉他,一枚番银可兑换铜钱七百余文,僧人说附近无处兑换,仍然不肯接受。我们便攒齐凑足了六百文钱给他,他这才欣然答谢着收下了。
过了些日子我邀同事提着酒盒再去,一位年老的僧人叮嘱我说:“上次我的小徒弟不知道吃了什么,一直腹泻不止,今天别再给他吃了。”由此可知,吃惯了野菜的肠胃,是受不了偶然一次肉食刺激的,真是可叹啊。我因此对同事说:“作和尚的人,一定要居住在这样偏僻宁静之地,终身不见繁华,不闻荤腥,或许可修得无欲真身,清静之心。若是在我家乡的虎丘山,整日目睹的是涂脂抹粉妖艳的妓女,耳听的是弦乐声声,笙歌阵阵,鼻端所闻的是佳肴美酒,又怎能修得身如枯木、心如死灰这般清静无为的境地!”
离城三十里,有个叫仁里的地方,每十二年举行一次花果盛会,每次举行时,当地人可拿出精心栽植的盆花来参加比赛。我在绩溪时,恰逢此会正在举行,于是兴高采烈地要去观赏,苦的是没有轿马可乘。于是我急中生智想了个因陋就简的办法:砍了根竹子削作轿杠,杠上绑一把椅子,很快,一乘小“轿”便做成了。我坐在椅上,雇人抬着“轿子”前去,和我同去的只有同事许策廷。见我这般让人抬在椅上行走的情形,路上的行人无不讶然大笑。
到达仁里后,首先见到一座庙,也不知供着哪座尊神。庙前空旷处,高高地搭着戏台,戏台上梁为彩绘,柱为方形,远远看去可谓雕梁画栋,焕彩巍然。待走近前去细看,原来不过是些纸扎彩画,再涂上了油漆而已。
忽然有锣声传来,只见四个人抬着大如断柱的对烛;八个人抬着一头大如牯牛的猪,这头猪是集体公养了十二年,专等这一日宰杀了来献神的。许策廷笑着说:“这猪虽然长寿,也终归有这么老了,神仙要享用,还得有锋利的牙齿才行。我若成了神仙,怎么可能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