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浮生六记 > 卷三 坎坷记愁

卷三 坎坷记愁(10 / 24)

庆六年(1801年)正月十六。当天夜里宿在锡山的一家旅馆,租了床被子便睡下了。第二天晨起后,乘船去往江阴。一路上江风扑面,继之而起是微雨淅沥,船到江阴码头时已是深夜。春寒料峭,夜晚更是冷得彻骨,加上我衣服穿得单薄,冷得实在受不了,只好买酒御寒,身上仅有的一点银两,竟为此全付了酒资。可是接下来还要渡江,囊空如洗,如何得过?我在焦急忧虑中,整晚都在不停地踌躇盘算,最终咬了咬牙,决计典当自己的衬衣,换钱渡江。

十九日,北风更烈,大雪又至,凛冽的北风夹杂着雪花,雪借风势,漫天狂舞。我不禁惨然落泪,想到典当衬衣换来的那几文小钱,狠狠心准备再拿出来买酒御寒,可一想到住宿和渡江船费,便不敢造次。

正在满心凄苦、冷得直打哆嗦时,忽见一位脚穿草鞋头戴毡笠的老翁,背着个黄布包走进店来。见到我的那一刻,他不停地上下打量我,似乎与我相识。我忽然认出他来,便问:“老人家可是泰州人,姓曹?”

此时老翁也认出了我,欣喜地答道:“是啊是啊。如果不是沈公当年仗义执言,我这一把老骨头恐怕早就填了沟壑了!现在我家小女平安无恙,常常念叨沈公的恩德,不想今天竟在此相逢。沈公为何在此逗留啊?”

说起这位老翁,是我当年在泰州幕府从业时相识的。这位姓曹的老人有一个女儿,颇有些姿色,本已许了夫婿,不巧的是,一个有权势的恶霸之徒看中了他女儿,使了计谋向老翁放高利贷,老翁无钱偿还,恶霸便要他女儿去抵债,老翁不从,双方就将官司打到了公堂。我非常同情老翁的遭遇,便费了些周折从中调停,最终让老翁的女儿仍归了之前许配的夫婿。老翁感激涕零,自愿投身公门当差,又在我面前磕头答谢,自此便熟识了。

彼时,我将去靖江投亲、遇雪滞留的经过告诉了他。曹翁说:“估计明天就会天晴了,到时,我顺路送你。”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