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在洛桑这片神奇的场地上。”
“能不能有什么新的惊喜出现。”
……
说完。
裁判员就发出了电子口令。
运动员都回到了自己的跑道上。
陈娟曲臂打开。
做好支撑。
她现在这个支撑简直是独一家。
没有任何人可以模仿。
整个女子短跑界。
她是唯一的一个。
没有第2个分号。
因此你真的可以远远的一眼就能看见她。
根本不会认错。
选手们站在各自的起跑线上,神情专注坚定。
都是高手。
不会怎么出错。
第一道的韦勇丽采用传统蹲踞式起跑,这一姿势基于二沙岛苏神实验室微调的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设计。
看她其双手间距略宽于肩,手指紧扣起跑线后沿。
支撑身体重量的同时,为腿部蹬伸提供稳定的发力支点。
心里默念,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蹬地瞬间,地面反作用力与蹬地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蹲踞式起跑能最大化腿部肌群,股四头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的发力角度与收缩效率,使自己在起跑瞬间获得较大的加速度。
等下枪响瞬间,韦勇丽就要迅速伸展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然后蹬伸角度控制在45°- 50°,通过产生约自身重量5 - 6倍的蹬地反作用力,配合双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夹角约90°- 110°的快速摆动,带动身体重心迅速前移。
高速切入弯道。
第二道的乌克兰选手赫里斯蒂娜·斯图伊,起跑时更强调动作的连贯性与节奏控制。
她将起跑器设置为“前抵式”。
前脚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