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 > 第五百一十章 十二金人之议

第五百一十章 十二金人之议(7 / 9)

秦通途,令六国不得合纵;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臣以为应侯自有资格。”

蔡泽做为范雎老友,对于范雎很是熟悉,是他提议范雎功成身退,也是他接任了范雎的相位,因此说道。

世人都道范雎心眼小,实际上范雎属于睚眦必报、恩怨分明之人,有仇必报,有恩必还的典型。

他为报仇入秦,说服秦王,而秦王也为他报私仇不惜发动兵戈,而他有权之后,也是散家财回报昔日帮助过他的人。

“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李斯也再次开口。

听罢这些之后,嬴政微微颔首,“范雎远交近攻之策,弱六国枝干,攻人攻心攻地并重,瓦解六国合纵,以栈道贯通蜀汉,加强对巴蜀之地的掌控,且广开言路,功勋卓绝。”

嬴政表示认同。

他灭六国之方针便是按照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略,是秦国统一天下的理论基础。

而且其广开言路,曾不顾昭襄王的意见,也力邀儒家荀况入秦,让其为秦国提出建议,可见其眼光之长远。

而荀况入秦之后,确实也让荀子大开眼界。

在荀子眼中,秦国并非是那种蒙昧的,边缘的,落后的,粗鄙的,反而秦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对荀子感触很深,甚至荀子后来所著述的到秦国观政的文章,提出了“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这显然已经具备统一天下的观点启蒙。

同时荀子也对范雎治国有方的一种肯定。

而李斯只所以如此举荐范睢,也是因为从其师书中看到,也因此入秦。

随着范雎之名定下。

现在已经五人定下,一人待定。

分别是:商君、武信君(张仪)、严君(樗里疾)、武安君(白起)、应侯(范睢)五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