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 > 第五百一十章 十二金人之议

第五百一十章 十二金人之议(6 / 9)

白起对政治不敏感,但是在军事上却绝对没有瑕疵。

“武安君凭生之战,为朕一统天下打下了根基,武安君用兵如神,自可列入。”

嬴政自然不会否定,至于口中的陷害之言,不过是一个面子问题,大家都知道是昭襄王碍于面子与忌惮从而以一场未曾参加的战役为理由赐死白起,而非范雎建言,毕竟白起有大功,昭襄王也最是熟悉,范雎之言不过是他的一个理由而已。

虽然武安君没有造反的心,但有造反的能力,这便是罪。

因此最终沦为与商君相似的下场。

王翦只所以如此谨慎,便是因为有这两位前车之鉴,因此一统之后,便想着告老还乡,做一个富家翁。

白起也被认同,众人也更加惊讶,毕竟这等同翻案,不过想想当今皇帝称为始皇帝,更有甚者言之德盖三皇,功盖五帝,难么压几位先王祖宗一头,比祖宗更大气好像也没什么不妥。

毕竟白起在世时,同时代的武将都要低一头,即便是廉颇面对也极为慎重,要打起全部精神,也只能勉强做到防守。

这一点可以从长平之战白起要隐藏身份才能出现就可看出一二。

因为一旦敌国知道秦国动用白起,那么就会变得更加警惕、慎重,白起的威慑力相当于后世的核弹头。

不是谁都可以比的。

也不是谁想削其威名、功绩、战绩就能削的。

“陛下,臣提议范雎。”

突然,李斯站了起来。

“怎么可以是他?”

提起范雎,众人反应不一,议论纷纷,毕竟范雎的争议太大了,是一个与张仪类似,都是善于口舌之人,而白起之死大家都明白是昭襄王的意思,但终究是范雎提议。

“应侯相秦,计不下座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三川,以实宜阳;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斩断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