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暖阁里,就剩下潘九跟方玉琴了。
潘九催着让着,又让方玉琴沾了一下酒。他自己连干了几杯,脸色已微有红意,两个眼珠子也不大灵活的,老在方玉琴脸上转,可就是转不到别处去:“玉琴,今年多大了?”
“整廿,不小了。”
“唱了多久戏了?”
“十四岁就进了班子,到现在整六年了。”
“六年就红成这样儿,真不容易。”
“那是托九爷的福,跟大伙儿抬爱。”
“没那一说,一大半还是你自己行,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没人了,”方玉琴头一低:“十四岁那年,爹娘就全过世了,要不然怎么会抛头露面吃这碗开口饭。”
“呃!那怪不得,真苦了你,委屈你了。”
“也没什么,这是命,人总斗不过天,只好认命了。”
“你现在是拿包银,还是……”
“拿包银,情况好的时候,多拿几个,情况不好的时候,少拿几个,这么些年了,班子里大伙儿处得跟一家人似的,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不能唱戏唱一辈子,你有什么打算没有?”
“能有什么打算?”方玉琴愁苦地笑了一笑:“像我们这种人,又能有什么打算?只有走一步算一步,到哪儿说哪儿了。”
“不行啊!玉琴,”潘九眼瞪大了,眼珠子上都有几根血丝:“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个女人能唱戏的岁数没几年,要是现在没个打算,到了不能唱的时候怎么办?”
“九爷,您抬爱,我也不瞒您,像我们这种人是不敢想那么多,那么远的,要是想得多,想得远了,一天都过不下去。”
“不是办法,不是办法!”潘九头摇得像货郎鼓:“玉琴,我这个人天生一根直肠子,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儿,这样吧!你拿包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