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起到的效果不如留着他更大。
对此赵元佑却不这样认为;“留着王敬之让他到了大理寺后把寿王咬出来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他死在来京途中,而且一时半刻寻不到杀害他的凶手,这样虽然没有直接把寿王指出来,然而那些书信以及王敬之的死反而会要父皇对寿王起了巨大的疑心。父皇和很多皇帝一样天性多疑,而越老这猜疑的毛病就越重,父皇也不例外,让父皇对寿王彻底生了猜疑之心可比直接指他有罪更加有力道。”
妙音仔细斟酌了一下赵元佑适才这番话然后微微点点头,一脸赞许道;“还是三哥思虑周全,多久父皇才会看到寿王跟王敬之来往的书信?”
赵元佑道;“最迟不过三四日。”
“我觉得咱们应该时设法让寿王知晓王敬之已死,奥对了寿王难道没有随时跟他派遣福建的人保持联络吗?”当赵元佑告诉妙音寿王的人从王敬之那里拿到的是假书信后她为赵元佑的步步为营而深深折服。
次日,午后寿王就知晓了来京受审的福建路安抚使王敬之途中被杀之事。
不过寿王并没有因为王敬之被杀之事而太过慌张,只要那些书信到了自己手里便可高枕无忧了,一个死人能说出什么来?
不过寿王的幕僚苏怀仁可没有他这般乐观;“王爷,这件事非同小可啊,王敬之可是被钦差押着来京受审的,他偏偏死在了途中,您不觉得其中有蹊跷吗?”
寿王道;“苏先生的意思是有人谋害王敬之,而非王敬之真的是在驿站暴毙而亡。”
苏怀仁微微颔首;“属下觉得这件事总是有些蹊跷的,一切还是等王爷亲眼看到那些书信才能放心,不过王爷要要做好一切准备,若王敬之之死真的就是暴毙,那些书信到了咱们手里,自然一切就是如春梦去无痕了,倘若王敬之之死非所谓的暴毙,那这一切就不那么简单了。”
经苏怀仁这么一分析寿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