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一勾,交付驿卒,转呈皇上御批。
嵩山到洛阳虽不过一日路程,但便是这番里里外外,要等到听见个响,那也不知是几日之后的事情了。
只是这些公务程序上的波折,岂是庆云等人能够知道的?
四个人坐卧不宁,心事重重地等到了下午,依然不见有什么动静,索性将心一横。
既来之则安之,先去拜谢一下此间主人安丰王,才是本分礼数。
当值的管事听说他们要见王爷,便十分热情地应了下来。
只不过府中数百食客,每日里想见王爷的人都不在少数,管事只答应在晚宴的时候一并安排,随后便是一些应酬的官话,诸如几人既是初来,又经太子引介,定会排为席间上宾云云。
到了饭点儿,那个管事便亲自来引诸人。
正厅之上,还真为他们留了四个主宾的位置。
只是再向主桌一瞄,几人不免有些哑然。
只见一名十三四岁的孩童,稚气还未褪尽,却正襟危坐,不时行礼招呼满堂宾客,难道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安丰王元延明?
这次还真让他们猜对了,眼前这个小王爷,便是已故老安丰王拓跋猛的独子。
这广结门客的传统啊,就是打他老子那辈儿继承下来的。
拓跋猛允文允武,官至太尉,都督全国兵马,乃是一代贤王。
这个小王爷自然奉乃父为榜样,虽然年纪不大,却聪颖好学,礼贤下士,是北魏皇族这一代风评最盛的三公子之一。
他的夫人,不错,这个年纪结婚在北魏并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就算是抱娃,也并没什么神奇,这里话扯远了,容后文再圆回来。
我们先说这安丰王正妃冯淑华,正是在嵩山隐修的前皇后冯妙华,和宠妃左昭仪冯修华的妹妹。
冯家和高家,是此时沐圣恩最隆的两系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