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信哉,希文兄。
浓雾渐渐散去,风却越来越紧,不知何时又转了向,从北风变为东风。河底的吕小淘变了脸色,仰头使劲嗅了嗅,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到范仲淹面前急道:“大人!怕是有海潮!”林逋也跑上前说:“大人,海潮就要来!”
“到塔上看看!”范仲淹说着第一个转头奔向海春轩塔,“噔噔噔噔”三步两步沿外圈环绕的木梯上了塔顶。放眼远眺,东方天际暗若锅底,厚厚的乌云压在头顶几乎触手可及,一望无际的大海波涛汹涌,奔腾的巨浪咆哮如巨兽,隐隐有一道道白线自东往西扑面袭来。
“疏散!所有民工立刻收工!”范仲淹高声疾呼,“收工!疏散!”
风越来越大,卷动着塔顶的铜葫芦和相轮,叮叮当当一声声浑厚苍茫,像是在警告人们海潮就要来袭。六层塔身上的神龛和佛像也被狂风吹得仿佛变了颜色,怒目瞪眉地仿佛在催:“快跑!快跑!”范仲淹一马当先,奔到河岸边指挥着老弱妇孺先行,退避到盐仓衙门、晏溪书院,还有镇上有钱的几家大户院中,年轻力壮的快速收拾起河底岸上的动使接着便退。
晏洛望不等吩咐已经跨上马,喊道:“我去通知孙厚、丘进看好盐仓!”转眼消失在狂风中。滕子京也上了马疾驰而去,范仲淹没听见他喊什么,这个时候肯定是奔回东台,看他自己衙门去了吧。匆忙中豆大的雨点砸下来,瞬时变为倾盆大雨,吕小淘呆呆地嘟囔“完了,完了,白挖了”,被吴耐一把拖走:“甲头!快走!”
海春轩塔是唐贞观年间(627—649)由开国大将尉迟恭监造的,传闻尉迟恭之母自山西至西溪躲避战乱,得到西溪百姓的关心帮助,然而出海的渔民每每有遭遇海难不能归者,后来便命儿子造了此塔,供海上渔民辨明方向,指引他们平安返航,所以最早叫“尉迟塔”或“孝母塔”。后来李承修成常丰堰之后,盐灶兴旺人流如潮,特别是春季满目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