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范公堤 > 第十一章 瓢思颜子

第十一章 瓢思颜子(6 / 10)

岸。

岸上一排是晏洛望组织的各场老弱,自岸边排到镇西北八十五步处。这是林逋与广福寺三藐方丈等一起勘定的地方,淤泥在此垒成土山,名字想好了叫“中州山”,山上并拟建一座小小读书亭供百姓歇脚学子晨读,亭子遥遥对着晏溪书院,取名“仰止亭”,其意不言而喻。

“传闻晏大人当年初至西溪,觉满街盐户,满镇言商,少闻忠良仁义之语,就将镇角荒凉的小土地庙修葺,把泥胎陋像换成书桌凳椅,招收所属各场灶愿意进学的少年来读书,自己亲自任课执教。当时书院并未起名,百姓都唤作‘晏溪书院’。五代以来,天下学废,难得晏大人兴学,我想着承公善意,进一步倡导读书讲书之风,新年后将书院再扩大,附近百姓不论出身,农户亭户哪怕是小火备丁,只要愿意读书的都欢迎。像吕家灶中的董小郎,就极喜读书,何妨给这些孩子一个机会?子京你那时也拨冗来讲学如何?”

范仲淹随意介绍,滕子京连连称好,那边工地上已经看见了两位大人,号子声更加洪亮,铁锹铲得更加起劲,箩筐传递得更加迅疾,不少人仰起头,远远地冲范仲淹笑笑,明知道浓雾在前他不可能看得见。滕子京不知怎么眼眶热热的,谁说下户不知好歹唯利是图?谁一心帮着他们,他们清楚得很!范仲淹来西溪大半年,西溪八大盐场的百姓都将他当作了亲人,可以信赖,可以依靠。

看他撩起袍角就径直沿泥坡下到河底,与吕小淘一起看河床上堆积的石块垃圾,商量怎么把大石搬走,“正好放在仰止亭里做石桌呢”,好主意引得大家一致赞成;看他找到正埋头看水的林逋,关切地问他老寒腿这个冷天要不要紧,听朱宏儒建议要洒生石灰,连忙仔细询问用法用量,招呼晏洛望赶紧安排;看他经过几个幼丁,躬身问他们是否想识字读书,想的话开春就来书院,好些了不起的先生呢,“那边滕大人也会来讲书……”

上忠于国,下诚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