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马六甲海峡以东的南洋地区。
朱瞻基拍拍他,笑道:“就知道你会高兴。郑和下个月第五次下西洋,我和皇祖父申请了,一起跟着去见识见识。我们可以去各个番国,来回玩儿个一两年呐。”
“我们?你带我去?”瑈璇不由拍手,兴奋地有些难以置信。
“当然啦!你做随行记室。” 朱瞻基不由有些得意。二十多岁了,这还是第一次皇祖父同意自己单独出门。哈哈,可以自由自在出宫出京城,下西洋,还和好兄弟一起!
大明初建之时,明太祖面对海陆两面危险:即北方的蒙古,东南地区方国珍张士诚残余势力逃入沿海岛屿,以及倭寇的威胁。朱元璋采取了守势,西北重兵守边,几个能打的儿子驻边疆;东南除了沿海设置卫所建立海防部队之外,严禁百姓下海,即所谓的“片板不得入海”的海禁政策。虽然对海外公共诏告欢迎继续来朝贡,精明的明太祖看出这些朝贡对大明并无多少经济利益,所以严格规定了每次朝贡的时间间隔,人员数量等。简单地说,明太祖主要致力于已有国土上的安宁和富强。
所以当永乐帝即位的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向暹罗爪哇苏门达腊吕宋等周边的海外国家遣使颁了“即位诏”,宣布了大明的对外政策,要求各国朝贡贸易时,前来朝贡的国家并不多。朝鲜,日本,琉球几个而已。永乐大帝,不免有些怏怏不乐。
待得永乐帝下马治国几年,洪武时期的初步繁荣发展为鼎盛。“是时宇内富庶,赴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书百万石外,府县仓廪储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永乐盛世的全国人口征粮和税收都是大明276年中的最高纪录,经济繁荣到顶峰。
永乐帝马上征战多年,疆土意识浓厚,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五次御驾亲征大漠的皇帝?永乐大帝朱棣一人而已。而海洋对于他来说,是更辽阔的疆土。
而古都金陵,其特有的包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