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古玩人生 > 第九三八章 唐朝道士的技艺

第九三八章 唐朝道士的技艺(2 / 3)

用明镜九寸自照有所思,存七日则见神仙,知千里外事。”又说:“道士以明镜九寸悬于背,老魔不敢近。”

唐朝是我国道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方士道人铸镜作迷信工具的情况更为普遍。历年来不少地方出土的唐代天地八卦镜、符箓星象八卦镜、符箓干支八卦镜、八卦十二辰镜等,其中有的镜背铸有“元长父舍、玄凌交度府、太玄荣府、太清馆、太华台、紫微宫、黄帝大居堂、太素右堂”等道家语,有的还铸有作者“李道人造”的铭文。这类铜镜,都应当是当时道教术士们进行布道时的法器。当然它们都属于一般的青铜镜。

当社会上发现了古镜透光现象之后,人们把透光镜看成神秘的东西,并流传着许多“神镜”能够“镇妖辟邪”的传奇故事。透光镜的发现及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在道人术士们看来,用这种被人们崇拜的“神镜”作为法器,比过去使用一般铜镜的作用要大得多,并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妙用。这样,研究铸造透光镜的问题,自然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

唐朝王室自称为老子的后裔,尊奉老子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帝”,他们与道士互相利用,以维护其封建统治,而道教乘机大兴,总括历代道术,金丹、黄白家皆为道士,使道教的炼丹术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金丹黄白之术,本始源于汉代,到唐朝已有千余年历史,长期的炼丹实践,他们确实积累了许多治炼合金的经验。这对他们从事研究制造透光镜来说,确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在唐朝的道教术土中间,有人在社会上已经发现古镜透光现象的前提下,综合铸镜业和磨镜人的经验,首先成功地研究制造出透光镜来,绝不是偶然的。

但是,他们铸造透光镜的具体工艺,多少年来人们却是难以得知的。铭文说是“仙传炼成”,显然是假托之词,不过我们可以透过神秘的面纱,看到当时他们研究铸造透光镜的时候,是在与世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