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对农场土地的侵蚀。一般来讲,农场之间不种作物的地方,都会种上这些沙柳和杨树,或者是其他蒸腾作用不明显、较能吸附水分的灌木。
有了这些植物后,便可以进行农场建设了。
首先用推土机推平沙丘,然后根据沙地的盐碱度,分别搭配酸姓的石膏粉或者是碱姓的稻草灰进行中和,随后,便用耕地机翻土,用开沟机制垄,用播种机点种,最后则由工人背着水箱,一株株灌溉。
作物成活后长出绿芽,有时候会在一夜之间被沙尘暴卷出地面,这时农场的工人们必须半夜起来,重新把作物种进垄上,再用沙子盖上,等到根系发达后攀咬进土里,便不再害怕风沙了,不过那时候却又担心从远处沙漠里卷来的沙子把作物掩盖,必须得用心除去遮盖作物枝叶的沙子,还得注意经常浇水。
最后,由于沙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所以通常是先种植土豆,土豆收获后,再种植其它的农作物,比如种玉米,就可以有效保持水土,沙尘暴来时,不会让土壤被吹走。而且,次年开春收穗后,玉米秸秆可以粉碎作为绿肥直接埋到地里,为沙地增加肥力。如此周年保持植被覆盖,防止扬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推着农场不断地向远处的沙漠延伸,开发较早的农场的沙地也就逐渐变成良田了。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不过只要有人组织,并提供大量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再以利益挂钩,一切都不是问题。
一亩沙地至少可生产一千公斤土豆,一名工人带着妻子,可以照看二十亩土地,也就是两万公斤。现在一华元可购买二十公斤土豆,两万公斤也就是一千华元。农场给工人开出的是基本工资十五华元,外加最低百分之二十、最高百分之五十的提成,也就是说,保守估计一年下来仅仅种植土豆就可以获得三百华元的收入,甚至高出现在南华工人月二十华元的平均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