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铁骨 > 第一四五六章 盛情欢迎

第一四五六章 盛情欢迎(10 / 11)

输业。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合作社成了垄断者,成了全国各地唯一的购买者和销售者,苏蒙合资企业──蒙古运输公司,则成为全国唯一的货物运送者,本来就非常稚嫩的手工业也被彻底挤垮了,大批手工业劳动者无以为生。这样的政策,其结果是导致了商品的严重缺乏,各种生活用品、曰常用品以及生产原材料等都十分短缺,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三五年苏联开始掀起肃反风潮后,乔巴山政权闻风而动,把中牧认定为反动阶级,认为蒙古政权的群众基础不再是贫牧和中牧,而是广大的雇牧和贫牧,还把喇嘛憎侣不分上下阶层,都通通地当作寄生的剥削阶级,对他们进行肉体上的消灭。对富牧、中牧、商人及国内其他资产阶级分子,则采取一律否定的政策。

这样,从蒙古的上层王公贵族、喇嘛僧侣,到地主富牧、中牧、商人、资本家,都变成了乔巴山的专政对象。

为了追求大规模的商品姓生产经济,乔巴山政权成立了六个大规模的农业和畜牧的国营牧场。实际上,这些国营牧场既不是大商品姓的,也不是大生产姓的。但是,他们却需要政斧的大量资金援助,银行的贷款就象洪水一样向它们流去。短短的两年间,蒙古银行发放给牧场的贷款约有九百万蒙元,其中集体牧场得到的约二百万蒙元,国营牧场得到约五百万蒙元,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购买农业机器和种子的贷款是两百万蒙元。银行拒绝贷款给私人,并且用人为的方法扩大贷款基金,把蒙古推上了通货膨胀的边缘。

由于把私人资本从商业中排挤了出去,蒙古全境在三十年代中期出现了严重的商品短缺,实际上,并不是蒙古国内没有商品,而是由于成为蒙古经济绝对垄断者的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没有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对私人货物运送者的排挤,使蒙古运输公司变成了货运方面的绝对垄断者。旧的手工业的消灭,使以前由手工业者制造的商品在市场上绝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