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车,妻妾奉御,有同王侯,果何供之耶?”
是啊,何致之?何供之?张居正也答不上。
然而最引人瞩目、最让人吃惊的原因,却不在于奏疏内容,而在于刘台是张居正的门生!隆庆五年的会试,张居正是座师,两人是地地道道的师生关系!刘台做江陵知县有这个原因,之后一路高升也很难说没这个原因,传闻师生二人之间感情一直相当的好。
本朝开国两百多年以来,这是第一桩学生弹劾老师的事件!
刘台奏疏上特意提到这一点:“臣举进士、居正为总裁,臣任部曹、居正荐改御史。臣受居正恩亦厚矣!”
但是话锋一转:“而今敢讼言攻之者,君臣谊重,则私恩有不得而顾也!”说得无可奈何、大义凛然,顿时掌握了舆论。想想看,连你学生都要弹劾你,你可是坏到家了?
据说,张居正看到这封奏疏大怒,在朝堂上分辩,说刘台弹劾是妄自惊疑,就是有被迫害妄想,着急了置师生之情不顾,胡乱弹劾。原因之一是万历三年李成梁大胜蒙古的辽东大捷,身为辽东巡按的刘台并无军事管理权,却违反制度第一个送来捷报,张居正奏请皇帝下旨戒谕;另一个原因则是,张居正打击反对改革的御史傅应祯,将其发配充军,而傅应祯是刘台的好朋友,张居正扬言要彻查傅应祯的小团体,刘台不禁猜疑自危,终于铤而走险。
张居正在小皇帝面前把自己猜测的这两个原因说出来,当然言下之意就是奏疏中弹劾的六条内容不成立。然而说着说着伤心,跪伏在皇帝面前哭起来:毕竟两百多年来,从没有门生弹劾座师之例!张居正又怒又羞又伤心,因此要求辞职。
万历小皇帝当然不肯,亲自走下御座扶起张居正,再三挽留。同时派锦衣卫抓刘台进京,下旨廷杖,再贬谪边远地区。张居正作为老师又上疏救援,后来只将刘台除名为民,并未廷杖和远戍。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