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打赏都不够,这几只珠钗当初是主子赏给我的,留了这么些年,本来是想给你的,你今儿三朝回门,不如一并拿了去。”
刘小兰一点都不嫌弃,欢天喜地的接了拿帕子仔细包好揣进怀里,她觉得这事儿,还是不要叫那两位利害嫂嫂瞧见才好。
她又见刘齐氏把家里唯一的地契拿出来,问道:“娘,你真的要拿田地抵给她们?”
刘齐氏老脸一垮,说道:“哼,不过是几亩良田,就这三十里村也值不了几个钱,免强凑个数吧!对了,你身上带了多少银子,先借些给娘用用。”
“娘,我哪有什么银子,罢了,罢了,闺女就是没钱赏人,被人笑话也认了,身上还有五两散碎银子,本想着等我走时都留了给娘用的。”刘小兰咬咬牙,很不舍的从怀里掏出那五两银子。
要不是看在自家娘亲给了她珠钗的份上,只怕她一毛不拔。
五两银子也是银子,能添个小窟窿。
她把自己的头面还有那些银票,以及三十里村当时留给老两口的三亩并当时分给刘旺贵的七亩良田,当初立契约时,刘齐氏把本该给刘旺贵七亩写在了自己的名下。
十亩良田值五十两,再加上刘喜贵给她的二百三十两,她得留下些防身,加上刘小兰刚才给的五两,只取二百一十两,她的首饰头面值个百来两,如此一来,就有三百六十两,离刘稻香所言的四百四十两,还差八十两的缺口。
刘齐氏抱着这一堆东西去了堂屋,此时,那些邻居们走得差不多了,只剩李三婶带着李翠花在一旁等着。
她看见刘稻香就没有好眼色,这个挨千刀的,她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才会有这么个讨人嫌,时不时给她添堵的养孙女,真是生来讨债的。
“旺贵啊,你帮娘点点,看数目对不对,娘的老底子都在这里了,可怜我这个老婆子,为了儿女操劳了大辈子,最后却是落得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