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他去医馆,我瞧着他年纪挺大了,想着就当做一件好事,便给了他一些散碎银子,他瞧我这人还不错,便给了我一个方子,却是教我用红薯做成粉。”
“粉,是米糊糊吗?”张桂花直觉自家二闺女被人骗了。
刘稻香抿嘴轻笑:“娘,不是呢,做出来后晒干,有点像面条,就像干面条一样,吃的时候,先泡发,再下开水里煮熟就成了,他还教了我几个吃食方子呢。”
刘秋香听后,问道:“这么说,你想试试?”
“为何不试,反正收了那些红薯又要不了多少钱,再说了,那老爷爷说,那个就叫红薯粉,我听他口音不像土牛县这一带的,许是他从别的地方流浪过来的。”
刘稻香悄悄摸了把冷汗,果然,说了一个谎就要用无数个谎来填这个坑。
刘三贵笑道:“那红薯不过是一文钱四斤,你们便由着她折腾吧,若真做出好吃的,咱们可不就有口福了。”
张桂花想了想,听着好像真的很好吃,又疑惑不解:“我以前都没听说过,以前去县里买东西,也没听说过有红薯粉一说。”
刘三贵不在意地答道:“咱闺女不是说了么?是别的地方的物什,若是好吃,到不失为一好物,若做得多了,还可以送些去京里。”
他很盲目的相信自家闺女的眼光,她如此肯定的跟里正商议下此事,必是又觉得此物能生财。
刘三贵念书后才知道,没有银子是万万不能的。
“闺女,你需要些什么,只管去买。”反正,他家的银子都捏在自家二闺女手里。
刘稻香想着银子多了,可以先建个好院子,左右她家这两年的日子红火起来,建院子的银子,估计大家伙心里都有数:“爹,过了年咱们家得买些田地吧,只是爹爹如今已是秀才,以后来往的也不拘咱村里人,这院子怕是要重新起过了。”
“爹,咱家真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