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家大儿子说得很有道理。
“只是这样一来,手头怕是有些紧了。”
刘齐氏觉得住在府城的城郊可是很方便,啥时候想进城逛逛,那都是可以的,又想着自家么闺女也有七岁了,搬去府城也能请个好点的婆子教教她规矩,再说上一门好亲事。
刘喜贵正想游说刘齐氏把这三十里村的田地给卖了。
哪曾想一旁的刘大富很不高兴了,全程黑着一张老脸。
“咳,在这里住得好好的,搬啥搬?”
刘大富听了半晌,才知道自家老婆子在府城是真买了块地,而且,听两人的意思,这是打算举家离开?
“我不同意去!”他的爹娘,还埋在后山脚下的坟地里呢。
刘大富在三十里村出生,他这几十年也一直生活在三十里村,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连山镇。
当年齐蕊儿嫁过来后,刘家留了送亲的齐家一家子小住几日,这回门的习俗就在刘家过的。
“爹,其实咱家搬过去是好事。”刘喜贵想劝他。
刘大富这一次的态度很强硬:“要去你们去,我就是死也要死在三十里村。”
对他而言,一把年纪了,故土实在难离。
“娘!”刘喜贵求助地看向刘齐氏,他是晚辈,不想与自己的老爹发生口角。
如今家里的变化太大,一不小心,就会被其他兄弟抓住把柄,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只怕,他该继承的产业要分走一大半。
所以,刘喜贵回老宅之前,与他媳妇李氏商量过,又去岳母那儿讨了些主意,这才欢欢喜喜的回了家。
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他们这一房不能与长辈起冲突,包括他的那双儿女,都已经吩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