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其次,内中的劲力变化,才是让项央惊讶的。
虽然这才是项央熟悉的金顶绵掌,但又出乎项央预料之外,无他,劲力的转变太过纷繁杂多,随随便便的一招拍击,内中蕴含的掌力劲道,居然有七八种变化,或刚或柔,或虚或实。
看似如风雷汇聚的雄浑一击,掌心间内力却是飘忽如云,看似轻飘飘没有力道的一掌,内中却是千钧神力迸发,气劲横扫间,山巅的岩石被刮出一层石粉,可见威猛。
时间流淌,项央随着道童练掌,逐渐沉浸其中,明悟了此次练功的特殊,这道童施展的金顶绵掌,已经大成,乃至出神入化。
金顶绵掌,的的确确是一门内家阴柔掌力,不过道童施展的武功,已经化柔为刚,可刚可柔,刚柔并济,真正达到此门掌法的一个巅峰。
项央跟随练掌,就是体味这门掌法的境界高低,由此时他初入门径的境界,到体味中间绵掌掌力吞吐,内劲变化运转,再到绵掌大成,这是一条极为清晰的道路。
换句话说,原本的项央练掌,通过的是此门掌法附带的注释注解,自行领会,没有参照对比,没有正确的引导,如此就算呕心沥血,耗费十年时间,也未必能达到这个道童所施展绵掌的境界。
但现在,有了参照,随道童练掌三个月的时间,项央对于这门掌法的各个关节有所了解,便可以一路前行,直达目的地,换句话说,这次的任务奖励,是给四处乱撞的项央指了一条明路。
“天书发放神功,附带的注解注释,等于课本,我单单以此为根本练功,根本不可能吃透悟透。
而提升境界,等于老师亲身教导,如此再有课本的基础知识,两相印照,才是最为正确的练功之法。”
上学学习,除了天资聪颖,智商极高之人能单纯依靠课本领会知识要点,且能灵活运用,大部分学生都要结合老师的教导,才能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