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中国小说史略 > 第十二篇 宋之话本

第十二篇 宋之话本(5 / 8)

时,或采之他种说部,主在娱心,而杂以惩劝。体制则什九先以闲话或他事,后乃缀合,以入正文。如《碾玉观音》因欲叙咸安郡王游春,则辄举春词至十余首:

山色晴岚景物佳,暖烘回雁起平沙,东郊渐觉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堤上柳,未藏鸦,寻芳趁步到山家,陇头几树红梅落,红杏枝头未着花。

这首《鹧鸪天》说孟春景致,原来又不如仲春词做得好:

…………

这三首词,都不如王荆公看见花瓣儿片片风吹下地来,原来这春归去是东风断送的。有诗道:

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苏东坡道,不是东风断送春归去,是春雨断送春归去。有诗道: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秦少游道,也不干风事,也不干雨事,是柳絮飘将春色去。有诗道:

三月柳花轻复散,飘扬淡荡送春归,此花本是无情物,一向东飞一向西。

…………

王岩叟道,也不干风事,也不干雨事,也不干柳絮事,也不干蝴蝶事,也不干黄莺事,也不干杜鹃事,也不干燕子事,是九十日春光已过春归去。曾有诗道:

怨风怨雨两俱非,风雨不来春亦归,腮边红褪青梅小,口角黄消乳燕飞,

蜀魄健啼花影去,吴蚕强食柘桑稀,直恼春归无觅处,江湖辜负一蓑衣。

说话的因甚说这春归词?绍兴年间,行在有个关西延州延安府人,本身是三镇节度使咸安郡王,当时怕春归去,将带着许多钧眷游春,……

此种引首,与讲史之先叙天地开辟者略异,大抵诗词之外,亦用故实,或取相类,或取不同,而多为时事。取不同者由反入正,取相类者较有浅深,忽而相牵,转入本事,故叙述方始,而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