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王田,有黑鸟若鸠,翩飞而跱于衡,御者毙之以策,马佚,不克止之,踬于乘,伤帝左股。(《文选李善注》十四)
《百家》者,刘向《说苑》〔9〕叙录云,“《说苑杂事》,……
其事类众多,……除去与《新序》复重者,其余者浅薄不中义理,别集以为《百家》。”《说苑》今存,所记皆古人行事之迹,足为法戒者,执是以推《百家》,则殆为故事之无当于治道者矣。
其余诸家,皆不可考。今审其书名,依人则伊尹鬻熊师旷黄帝,说事则封禅养生,盖多属方士假托。惟青史子非是。
又务成子名昭,见《荀子》,《尸子》尝记其“避逆从顺”之教〔10〕;宋子名钘,见《庄子》,《孟子》作宋径,《韩非子》作宋荣子,《荀子》引子宋子曰,“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11〕,则“黄老意”,然俱非方士之说也。
※※※
〔1〕国风《诗经》组成部分,大多是周初至春秋中期民歌。
《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2〕《伊尹说》,《汉书·艺文志》道家类作《伊尹》。
〔3〕《吕氏春秋》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门客共同编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六卷,共一六○篇。《本味篇》,见《吕氏春秋·孝行览》,记伊尹历举各地山珍海味,谓仅天子之国始能享受,劝说汤改革政治,以取天下。
〔4〕割烹要汤《孟子·万章》:“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
〔5〕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曾任著作郎、左史等官,多次参加官修史书。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