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马谡把玩着手中的竹筒望远镜,摇了摇头:“不过亭侯的本事可远不止如此,只是不知他为何执着于匠艺。”
眼下不管刘备这边也好,还是曹魏或是东吴,哪个敢把刘毅当成一个普通匠人来看,在马谡看来,刘毅是一位出色的大才,只是喜欢匠艺而已,就如同诸葛亮同样也会研究研究工匠的东西,但总不能说诸葛亮也是个匠人吧?只是相比于诸葛亮而言,刘毅对匠艺的痴迷有些过了,固然也有强国之效,但他觉得最终还是该走正道为妙。
“这有何奇怪,伯渊出仕之前,一直在做工匠,你以为谁都是如你一般一出生便能读书?”魏越看了马谡一眼:“再说,匠艺怎么了?若非伯渊的那些匠艺,哪有如今的荆襄盛况?”
马谡打了个哈哈,不想在这种事情上跟魏越较真,他是真心为刘毅好,但魏越说的也没错,双方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方法自然也不同,那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你说我等今夜偷营能否成功?”马谡看向对方大营的方向,距离有些远,之前借助望远镜,也只是依稀看到而已。
“我记得伯渊说过,不要尝试同一个计策在同一个人身上用两次,这世上没人是蠢货。”魏越咧嘴一笑,摇头道。
“将军如此想,那对方会否也是如此想?”马谡点点头,对于刘毅的这句话,他还是表示认同的,但人心总会有盲区,更何况对方应该并非只是一路兵马,不是一路人,就不可能做到真的令行如一。
魏越闻言不说话了,在内心里思索着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他有些被马谡说动了。
“用亭侯的话来说,我们偷营,只需一两千人,若失败,也不过折损这些人,但若是成功的话,就是以小博大!”马谡目光灼灼的看着魏越:“将军可有兴趣试一试?”
魏越闻言默默地思索着,眼下建宁兵力算是充足,在收编了那些驻守在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