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哲有点意外,没想到苏韬的年龄不大,竟然思维方式却跟不上时代了。
情怀固然可贵,但想要转化为财富,实在太难了,还不如顺从潮流,按照当下大众喜欢的口味,去创办企业。
宋哲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必须要站在能给投资人带来最大的收益。
在宋哲看来,苏韬或许是一个名人,在某些领域达到很高的成就,但在经营方面并不专业,也是情有可原的。
苏韬看出宋哲的内心想法,换位思考,也能理解宋哲是为了茶馆出发,他淡淡道:“没错,现代社会人心浮躁,但正是如此,想要一个可以静心的地方。这也是留山先生生前的想法,尽管赚钱很重要,但我觉得继承茶馆,还是得坚持创办者的理念。不然,还不如直接卖了。”
宋哲笑道:“苏先生,你的想法,想必杜先生也考虑过。但既然选择找到我们,那就得相信我们的经验和实力。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我们会尽量还原和坚持创办者的初衷。”
杜海生表情多变,看得出来他们都还是想要按照宋哲的思路,将茶馆改造成网红模式的。
苏韬叹了口气,杜海生是杜留山的合法继承人,所以自己只能提供参考意见。
如果他们不接受自己的想法,他也无能为力。
毕竟宋哲他们手里有详细的数据报告,有专业的论证,自己从情怀入手,未免显得太轻浮了。
杜海生随后跟宋哲又咨询了一些问题,其实也是间接地考核宋哲的反应能力,宋哲毕业于国际名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无论经验和能力都毋庸置疑。
杜海生也是大型企业的高管,对宋哲和他的团队有自己的评价,基本已经认可了由宋哲带领的专业经理人团队来接管父亲的茶馆。
苏韬虽然觉得燕京茶馆界可能会少掉一股清流,但不会去试图改变杜家兄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