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那为何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呢?”
张苍自有思考:“天下败坏,在人,在政,不在于制!”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然其情,私也,私其天下以奉一人。使得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而关东秦吏确实不能适应当地民情,一味照搬关中之律,对关东人而言太过苛刻,终至崩坏,但这,决非郡县之过。”
郦食其还要强辩,黑夫止住了他。
“张苍之言不错,始皇帝的大略是对的。”
“错的是他的欲望,和治天下的方式。”
怎样的土壤生出怎样的政体,在中国,集权的大政府是必然的选择。
中原虽大,也有许多山河之固,但并没有那种险隘到隔绝地理的绝域,所以总的趋势不是分裂,而是趋同。
再加上,农耕文明渴求稳定,但却始终面对着黄河、长江、淮河几大河流的水旱无常,从大禹开始,让百姓免于水旱灾害,成为了贯穿历史的最基本公共需求。五百五十年的分裂,诸侯以邻为壑,甚至以水为兵来威胁对方,平静了两千年的大河,再度开始不安分起来……
于是,由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动员全国资源,集中指挥有关人众进行治水,将水从祸患变成都江堰那样的利好,消弭内部战乱,就成了所有人的渴求。
秦始皇帝顺应了这种渴求,完成了历史使命,造就了大一统的基石。
但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辜负了自己的使命……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没问题的。
问题在于,集中力量后,用来办什么大事?
是为了个人私欲,追求长生不死,而大造宫室楼阁和各种奇观,沉迷于远方的制片人小姐姐,不断发动战争,让渴望休憩的民众驱赶到边境送命。
还是将这钱帛粮食来自人民,归之人民,将注意力集中在基础建设,水利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