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秦吏 > 第854章 须臾不敢忘

第854章 须臾不敢忘(3 / 5)

欲效死。”

半年仗打下来,黑夫发现,北边的正规军,早就没了当年他还做小卒,灭六国时“左携人头,右夹生虏”,所向披靡的勇锐,反倒怂得很。

一方面是因为青黄不接,新兵较多,军队素质秩序差了些,但最重要的是,北军的精神气已没了,打仗随便打打,遇到困难很容易退让崩溃——他们的心境大概和夫差治下的野人一般,反正朝廷屡屡毁诺,日子越来越难过,既然捞不到好处,那么拼命干嘛?

随何继续道:“诸子言,越王勾践入姑苏后,下令诛杀伯嚭,罪名是‘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也。”

陆贾这时候说话了。

“但我在兰陵学《左传》时,却发现诸子之言有误,伯嚭非但没有被越王句践杀死,而且还继续做了越国的太宰……”

吴国灭亡两年后,范蠡、文种都被勾践干掉了,但伯嚭,却安然无恙,还摇身一变,做了越王信臣,甚至还堂而皇之地收取鲁国贿赂呢——于是被心眼小的鲁人在史书上狠狠记了一笔。

“正是如此!”

随何道:“夫差、胡亥以为,钱帛赏或不赏在君王。”

“吴人、关中人认为,战或不战在他们。”

“但降与不降,不也在伯嚭、李斯么?”

他摊手道:“既然吴已不可救,又与越王又交情,这时候还不卖吴,更待何时?”

“随何说得,有几分道理。”

黑夫颔首:“汝等以为,勾践为何不杀伯嚭?”

随何不假思索:“当然是为了收揽吴国人心。”

陆贾却有不同见解:“吴人深恨伯嚭,我曾入吴游历,至今吴郡骂人卑鄙无耻,仍称’坏伯嚭‘。勾践若杀伯嚭,封伍子胥之墓,反而更容易收买人心。”

“然却不杀,是因为不可杀!伯嚭的价值,在于他掌握的吴国文书典籍!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