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既然古代工匠们都已经走到前面去了,自己再不卖把子力气怎么好意思再当人家的指路明灯呢。你们会改良、会联想,我更会,看谁的脑洞更大!
“能不能再把此弩放大几倍,变成可拆卸的巨弩,以能装在箱车上为准,使用时只需拿下简单组装即可。射程嘛……越远越好,不要再用人力拉拽上弦,改用棘轮配合摇臂。来来来,我们进屋去画一画。”
灵感这玩意吧,来了就是一股子,洪涛是越说越觉得有说不完的想法,用语言已经无法表达清楚了,必须落在纸面上。
他想干嘛呢?他要弄一种可以用箱车拖着跑的大号钢板弩。火箭好是好,但它在野战中的命中率有点低,浪费太严重,还无法对付重甲目标,比如说夏人攻城时用的厚木板。更适合守城,不适合进攻,尤其是攻城。
北宋禁军原本用什么器械攻城呢?云梯、冲车、投石机,有时候还辅以挖地道之类的奇招。这几种攻城器械不是不好用,而是太大太沉了。
一般都是造好关键零部件带着,到了地方再找木料加工组装。先不说费人费力费时间,光是对后勤的压力就够一呛,所以洪涛不打算照搬。
王大头他们弄的钢板弩正好提醒了自己,北宋有用床弩射出巨箭供攻城士兵攀援而上的事例,自己到不打算抄袭,但用巨弩发射汽油弹还是可以的。
在古代战争中攻城是个很耗费时间的技术活,动辄十天半个月,搞不好就得几个月甚至几年。人员伤亡更没边了,兵力不达到几倍于守城数量根本别聊攻城的事儿。
历史上以十倍、几十倍于守军兵力强攻一座坚城而不下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洪涛根本没有用传统办法攻城的想法,在他眼中任何一座敌人的城池也没有保留的必要,不投降就毁掉,连人带城一起毁。
城是死的,毁了还能建。人是活的,死了就真没了。不能因为一座破城伤亡太大,那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