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般人不会用这个渠道来提谏言,更没胆子狂喷官家的决定。
即便这洋洋洒洒数千言的谏言不一定能传达到官家面前,王安石还是决定递上去。他把这份折子写好,又写了另一份需要递交上去的文书。
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定然改变不了官家的决定,所以这份折子是准备递上去申请外调的。身为京官,他有资格自己挑选担任哪儿的通判——虽然他只当了不到一年的京官。
这件事,王安石没有与任何人商量。他知道所有人都会劝说他不要冲动,让他好好当个京官,顺顺利利地往上升。但,他从来没想过要顺顺利利。
王安石把两份折子压在书案上,安然睡了一觉。第二日一早,他便把两份折子一同递了上去,正式开启了宋朝刺头接班人的崎岖路。
傍晚,王雱正在教司马琰弹琴,便看到司马光面色不好地回来了。
王雱一问才知道他爹的折子居然顺顺利利传了上去,官家以前看过王安石从鄞县那边写的折子,每回看了总觉心旷神怡、妙趣横生,这回他看累了各种杂事,打开王安石的折子准备放松放松,结果被王安石兜头喷了一脸。
王安石这人读书多,文辞佳,条理还清晰,开始提了范仲淹左迁青州之事,中间列一二三四五点引经据典地狂喷,收尾又表示:官家你这么圣明,肯定会认识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对不对啊?
官家本来是个好脾气的人,可他对这折子的期待和它的实际内容落差太大,气得他当场摔了折子。
这些折子宰执那边也是传阅过的,宰相宋庠也知晓能让官家怒摔折子的人是谁。说起来这人还曾与他弟弟有些缘法:前些年对方年幼的儿子向衙役指出了拍花子的行迹,救回了他弟弟家险些被拐卖的孩子。
不过他弟弟宴请过对方之后,对方就...未再登门,也未再有书信往来。如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