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士,心情更为沉重。
所谓武林盟,并不是一个严密而有力的组织,只是各武林世家,基于道义与信诺而共组的一个联盟。
武夫重名而轻生死,好斗而逞意气,谁也不服谁,这是必然的通病,两个世家经常为了一点小事情而闹得不可开交,聚众邀朋,报复寻仇,演成血淋淋的惨剧。
在几次重大的门户对抗之后,武林中充满了一片戾气,终于最有实力,艺事最精的上官嵩出来登高一呼,邀集北方所有的武林长者名家,倡组武林盟,事专调停各门户之间的纠纷,每有冲突,交由盟会秉公处断。
很多世家身受其祸,也有很多人是为了情面或义气被牵连进去的,痛定思痛之下,表示一致的拥护,并公推上官嵩为第一任盟主,铸成金剑令以为盟主信符。
如果有人恃强抗命,不服裁断,则盟主可以用金剑令号召所有的盟友,共作声讨。
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上官嵩以四十壮年及一百二十八手精绝的回风舞柳剑以及日丽中天的声望,膺选盟主后的第一年,裁决的第一件事,就是卫家的。
康州的卫天风的妻弟梅乘风酒后乱性,奸污了清河太极剑陈三泰的胞妹,然后悄悄溜回家去了。
陈三泰告到上官嵩那儿,要求公断。
上官嵩查证之下,事情确实有之,可是内情又并不如此,梅乘风承认与陈三泰的妹妹有情,却不是强暴,而是双方情愿的,而且陈三泰的那个妹妹虽然没出嫁,已非处女之身,这也是事实。
上官嵩很为难,最后只有判断梅乘风娶下那个女子。这是情理兼顾了,陈三泰的妹妹婚前失贞固是不当,但梅乘风事先并不知道,作客陈家,夜入深闺,显然于理有亏,居心有亏,更痛诉梅乘风,说既是两厢情愿,一个未娶,一个未嫁,纵然被人发现,也没什么难以见人的,撒手一跑,而污人名节以图卸责,有失武林风范,着令梅乘风非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