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补充足够了。静极思动,他们不忘中原的锦绣河山,又在开始作一些试探性的骚扰。
隋炀帝本来以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削弱一点杨素手中的实力。
xxxxxx
至少也打算牵制住他的兵,以便在京师对他展开整肃行动,曾经凝订计划北伐调杨素所属的军队打匈奴去。
杨素却也不傻,知道这是宇文士及和化及两兄弟捣的鬼,对北伐的计划大加赞赏,却推举宇文化及父子领军北伐,说宇文化及精於韬略,宇文成都勇冠天下,他们父子二人出师,必可大振天威。
这父子二人听了,只有摇头苦笑。他们倒不是怕匈奴,而是怕离开长安,跑到北方去,恐怕回来的机会很少。杨素自己是胡人,在胡人群中极有影响力,边境的骚乱,有些胡是他暗中授意闹起来的。
因为闹事的地方,多半是宇文化及心腹戍守的地区,像是存心跟他过不去。
炀帝也不肯把宇文成都放出去,这是他自己安全的保障,於是北伐之议暂时-置,从国库中拨出银两,发动民夫,把秦汉散设的长城连接起来,成为一条真正的长城。
如此一来,戍守边境的步马军卒可以减少很多,杨素准备把人调近京畿以壮自己的声势。而宇文化及则认为经此一来,自己戍守边境的部属可以不受攻击了,也表示赞成,隋炀帝则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着眼在千秋之后,后人提起秦汉时,也能把他的隋朝带上一笔。
修长城是大家郡乐意优为,建驰道却出於杨素的要求,因为他的兵远,一有风吹草动,调回来太慢,有远水救不了近火,因而才上疏以利天下交通。
皇帝自然是晓得的,可是杨素的奏章不容批驳,硬着头皮也只有答应下来。好在宇文兄弟另有一套说法,他们认为驰道开设之后,杨素固然有好处,但他们的部队调防也方便得多,於是也加以支持。
这两项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