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会集中于一二人之手,朝廷不仅能收制衡之效,而且还能随时微调移防…………
所以李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把问题挡了回去。
这时候,李靖才了解到虬髯客何以要为自己争取这一个虚衔的用意,那可以使他们这些部属化暗为明地接受训练,而不受注意干扰。
也许,是对杨素。他也是面许以这些实力作为对杨素的支持而获得首肯的。因为他辗转行了五六个城市,集训了将近有千余人了。
杨素必然也接到密报或通知了,却没有任何动静,在杨素而言,这是不可能的事。
据张出尘的了解,凡是各地的将领私人武力,超过两百人时,即会受到注意;到了四百人,立即受到警告压制了。他不会允许一个人的实力扩展太大的。
累积至千人而不闻不问,这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他认为这是他自己的私人势力。
这猜测果然得到了证实。
那是他们来到了第六站淮阴,这是淮河重镇,也是初汉名将韩信的故里。
虬髯客在此地所设的分站头目姓侯,叫侯方宗,跟别处不同的是他没有士绅的身份为掩护,却有个更佳的伪装,他是个大盐枭。
历来盐铁二项物资,都由朝廷公营,民间不得私自买卖,原是一片善意,因为这两项东西都是民生最重要的必需品;执掌在官府中,可以制衡经济,控制需求,用意非为不佳,但是日久而弊生。
尤其是迭经战祸,国库空虚,若增赋税,又恐启民之怨,只有变通手段,改在公卖物品上打主意,提高售价,以增收入,问题于兹而生。
铁还便于控制,因为要开采矿砂,烈火熬炼,锤打成器,经过很多道手续,不是一二人的力量能做到的,官府不容易控制一点,盐的制成太简单了。
沿海一带,烧海为盐,把海水引入低地后,以干禾草烧成熟灰投入,蒸干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