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里,一会问长一会问短,总是磨着不肯走……
黄昏时候,庄老头儿的两个儿子从外归来。才一进门,定在后边比较年轻的一个就喊嚷着:
“爹今天汶河口出了事,您……”
这时忽然发觉有两个生人立在偏房门口,顿时把下面要说白话又咽了回去。
老头儿在屋内。一面忙着喊道:
“廷瑞,家里有客人,你乱嚷什么?”
名唤廷瑞的青年,又向偏房看了一眼,一声未响的随着乃兄悄悄走进上房。
晚膳备妥,正是张灯的时候,庄老头儿亲自肃客至上房晚膳,红膝方桌上,摆满了莱肴,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在这种乡村地方,能够如此礼盛,已算是很难得了。
主客入座之后,庄老头儿失向两个儿子引见道:
“这位是胡公子。”
说着用手向吴湘一比,继续又向来程两人道:
“韩公子是请胡公子作伴送韩姑娘到铜山姑母家走亲的,那边亲戚家派人来接,约定日期就在这汶河口晤面,这边的公子姑娘今日先来,那边接的人尚未到达,附近又无镇甸,为着到河口方使才在咱们家里借住几天……”
这一篇话,当然是朱翰从树林里出来借宿的时候编造的。老人接着头一转,嘻嘻一笑道:
“老夫只有这两条命根,大的廷祥,就是彩妞的父亲,二的延瑞,还没有娶媳妇哩。”
众人闻言微笑,廷瑞立时脸孔一红,眼皮一低,老头儿抬眼一看,彩妞正立在程玉芝身后掩嘴窃笑,又故作生气的道:
“这丫头更是少不懂事,已经十六七岁了,还是傻头健脑,不赶紧去帮你妈妈作事,在那里笑什么?”
说的彩妞满脸通红,即忙转身汕汕的向西间走去。
老头儿举杯道:
“三位贵客,这是舍间自酿的黄米酒,顺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