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回来,杨青青也没有消息。
等到中午,他开始担心了,那组剑法不能连贯,就等于是废物了,杨青青原先传授的几招剑法又荒疏了,明天用什么去跟人家比呢?
上次胜过白少夫是靠着剑上的怪异特征,白少夫也早已发现了,这次自然不会上当,一定有了应付的方法,而自己呢?
在焦躁中,他开始有点怨恨华树仁了!
这老头儿真不知是什么存心,用整整的一个月,教了一些不完全的剑法,早知如此,还不如把杨青青的剑法学学好呢!
焦躁、不安、寂寞,使他几次忍不住想开门出去走走,可是到了门口,又退了回来。忽然听见隔院传来一阵朗朗的吟诵声!
那是一个落第的举子在准备功课,隔壁是一家布庄,这举子是店主人的远亲,借住在后屋以备明年的大比之年应试。
在练剑的一个月中,经常都可以听得读书吟诵的声音,今天听起来倒是分外悦耳,至少可以使他感觉到不是一个人独处。
那举子吟诵的唐诗,李歪嘴也曾经教他念过几首,所以听起来有些儿熟悉,而且他记得华树仁的房里也有一本,反正没有事,倒不如翻来看看。
找到了那一本唐诗三百首,翻到隔院吟诵的地方,他也跟着低声吟读起来!
有些不认识的字,听着隔壁的示范,居然也认得了,有些字句意思很浅近,他读着也明白了。
渐渐地进入了诗境,发现了另一种从未获得的乐趣。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山中访隐士,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些朗朗的字句,印人他纯朴的心里,突然启发了他久痼的灵感,把书本一抛,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