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所制,轻灵飘逸,丰神如仙。
这个女人确实是懂得打扮自己,伊安似乎看呆了,伊戈道:“把东西放下,你就到下面去吧。”
所谓东西,无非是一口箱子,看样子份量很重,上来时压得楼梯吱吱直响。
他放下了东西,就被伊戈赶了下去,妙真笑道:“伊公子,怎么隔了几天才来,害我天天的等,你看这楼上,天天都为你准备着。”
伊戈叹了口气:“妙师,我何尝不想来,可是一回到城里,就接到家母手书,赶我走路。”
“走路!上那儿去?”
“到京师去,而且还派了个老讨厌来押我上路。”
妙真道:“干嘛要这么急呢,秋试之期还早,这儿离京师虽不近,却都是康庄官道,就算是下雨地阻不了行程,这种大热天赶路多辛苦,等初秋天气好一点再上路,有个十来天也就到了,只要不误考期就行了。”
伊戈道:“这次晋京,求取功名倒不算什么,家母知道我志性淡泊,再说我又是孤枝独苗,家计也还过得去,并不须要我游宦千里以赡家。”
妙真道:“可不是吗,就算进士及第,弄个千里之外的老虎知县干着,还不如在家乡当你的举人少爷舒服,不指望着做官发财,是不必受这个罪,假使你一定要做官,而自己也出得起的话,想想办法,由拔贡的路上,照样能混上一顶乌纱,换个大老爷做做的。”
可见她对于吏情之熟,交游之广,连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门路,她都不厌其详地告诉了伊戈,以表示她对伊戈的关切与喜悦,这倒使得伊戈有点不忍心算计她了,但是想到已经跟大家配合好了,而且此女害人之多,陷人之深,则又不得不狠起心肠了。
因此她笑道:“妙师,多谢你的指点,不过我这次却是非进京不可,因为家母有一家远房亲戚,在东居户部侍郎,他有三个女儿,长次俱嫁,最小的一个今岁才满十六